即战工作坊,刻意训练的敏捷版本

 

沙盘教学中的库伯体验学习圈

在人合正道的万场培训中,沙盘课程的强体验强带入,快速触发心智,打开思维的特性是有口皆碑的,但另一个反馈也占有比较高的提及率:“沙盘课程体验很好,有很深的感悟,如果课程中提及的方法能落地到实际工作,就更有收益了。”体验与实战应用其实是沙盘课程的一体两面,要说清这个问题,得先从沙盘课程的学习设计原理讲起。

2.png

早在上个世纪,组织心理学家库伯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圈模型。他认为体验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


经典沙盘课程的学习设计就是按照库伯体验学习圈模型来设计的。一个沙盘推演轮次的学习完整呈现了体验学习圈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沙盘体验,通过沙盘演练,让学员体验动态场景的关键要素和影响关系,建立在该场景中的决策和执行经验;第二阶段推演总结,反馈沙盘推演结果,让学员观察和反思这一轮次沙盘推演中的得与失,并通过发表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讨论;第三阶段知识点导入,老师根据这一轮学员的体验领悟,导入相关的知识点,并展开讲解;第四阶段总结应用,学员将这一轮的学习领悟带入到下一轮推演中应用和体验,不断强化,形成新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1.png

沙盘模拟体验与落地应用的两难选择

从课程的学习设计来看,是有相当完整的应用环节,为什么学员还是认为与实际工作有差距呢?沙盘的设计理念是模拟而非仿真,即沙盘所呈现的关键要素和扰动变量与实际场景是有不同颗粒度的差异,如果沙盘场景是学习者实际工作场景的高度仿真,学习者在学习中会陷入细节信息中,而无法抽离视角。对于学习者来讲,模拟的场景既与现实有一定的拟合,也能抽离细节观察到底层逻辑和关键要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一般仿真类场景训练主要用到有严格标准规范的技术类或功能类的学习中,例如高风险设备或特定环境的复杂操作,大家比较熟悉的飞行模拟操作,飞机失事救急等就是这类仿真训练。


沙盘设计的场景一般都会设定一个架空的场景,如简笔画般只描述关键线条。沙盘课程通过把上一轮次的领悟点应用到下一轮次的应用环节,对于学习者来讲,还是无法落地到现实中个性化应用。


那么我们能在沙盘课程直接加一个落地应用的学习阶段吗?在沙盘课程中,为了创造学员在场景中的具体经验,要通过多轮次的推演过程,象电影故事一样,不断情绪渐进、环节铺垫、规则引导、试错顿悟,草蛇灰线般引导学员在推演过程中达到 “颠峰体验”,利用情绪流把学员带入到设定的情境中。因此沙盘课程需要足够的推演时间,才能让“颠峰体验”形成,有具体经验可反思可领悟。基本上一个推演轮次完整的教学时间都在2-3小时左右,对于一个1-2天版本的沙盘课程来讲,直接增加落地应用学习环节就变成了一个两难选择。

3.png

体验+落地=沙盘+即战工作坊

从2020年开始,人合正道提出了即战学习的理论,简单来讲,就是把过去以理论方法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以工作流为中心的学习过程。通过价值链理论把工作流层层拆解,采用刻意训练和引导促动技术,完成与工作流相关的方法或技能训练,打造出独特的课程形式——即战工作坊,与沙盘课程一起,形成沙盘+即战的双循环学习模式,也破解了沙盘落地的两难选择。


培训始终要解决的是学习者的经典三问,WHY、WHAT、HOW,即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这个知识是什么,这个知识如何应用。沙盘课程的强体验解决了学习者对于新知识WHY和WHAT的问题,即战工作坊的工具应用训练解决了HOW知识应用的问题。


即战工作坊的即学即战

即战工作坊是如何做到即学即战的呢?


沙盘课程的模拟场景,其实就是对各种工作流的模拟,在沙盘体验中,学员触发心智,打开思维后,会领悟到工作流中哪些是关键问题以及彼此的影响关系,接下来大家关注的是这些关键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解决?在即战工作坊,根据这些关键问题提供经典的管理工具,并且让学员直接用自己真实的案例进行应用练习,通过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反馈不断优化应用,形成现实工作中关键问题的应用解决方案,课后可直接应用于工作中进行验证。

4.png


例如学员完成《项目管理》沙盘课程的体验后,从认知了上了解了管理者在任务管理中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评价的基本管理理念和方法。但这些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如何结合到学员具体的任务管理中呢?与项目管理配套的即战工作坊选择了《一页纸项目管理》这个工具,用一张甘特图把项目管理的要素综合起来,学员可以在工作坊里选择一个自己实际工作中需要管理的任务,例如“2023年区域渠道商会议”,以小组为单位,应用这个管理工具对任务一步步进行拆解应用,最后完成一张实际任务的管理甘特图,这张甘特图里有任务拆解,时间,相关人,预算、风险等项目管理的十大要素,课后学员可以直接拿到工作中直接使用。这样通过沙盘课程建立管理理念,通过即战工作坊落地理念,并有实际解决方案的双循环学习过程就完成了。

5.png 

即战工作坊的刻意训练与引导促动

即战工作坊的设计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管理工具与学员工作问题的适配性,一个是研讨方法的敏捷性。


即战工作坊本质上就是一个技能训练工作坊,刻意训练理论认为进行技能训练时,要有明确目标,注意力专注、及时反馈、不断突破技能舒适区。要做到这四个点,标杆指引和导师指导是两个关键点,例如学习弹钢琴时,要有标准教材,而且要让名师指导。经典管理工具由管理大师研发,并历经实践验证,是管理场景中解决挑战问题的最优路径,是刻意训练中标杆指引的绝佳“平替”。


管理技能是一种综合技能,训练的关键是管理者的思维训练,即面对管理挑战的最优路径思考框架。对于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思考,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导促动技术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引导促动技术是一种积极引导他人主动参与互动,并达到预期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促动师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让问题通过团队思考进行发散、震荡、收敛三个过程,最终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6.png 

即战工作坊的设计原理就是采用刻意训练的理念,应用引导促动技术进行管理技能的落地训练。

 

即战工作坊的半定制模式

为了确保即学即用的即战原则,每个即战工作坊在实施时都会采用半定制的方式来实施,确保与目标学员的应用场景保持一致。


在工作坊实施前,会通过课前调研,与培训组织者界定可应用于学员的即战任务,例如是制订一个部门规划,还是探索某个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即战任务选择匹配的管理工具,例如战略规划BLM模型,市场营销的4P模型等。由于管理工具的复杂程度不同,需要进行工作流拆解和工具拆分,每个流程设计一个促动活动,适配一个子工具,通过渐进式阶段成果产出降低学员研讨的难度。例如《一页纸项目管理》这个管理工具,会把工具应用拆解为一个工作流:任务分解-时间配置-人员配置-预算规模-风险预案,每个流程适配一个子工具,例如任务分解WBS等。层层拆解后,学员分层研讨的难度降低,每个阶段的产出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由于是多个促动活动接力式研讨,需要根据工作坊的总课时进行引导流程、时间、研讨工具的配置。确保最终研讨成果的交付。

7.png

即战工作坊引导流程

一个完整的即战工作坊引导流程包含了开场,促动活动的展开,和收场三部分。


开场需要导入场景挑战、即战任务、管理工具三个概念,场景挑战帮助学员回顾沙盘体验中领悟的新知识;导入即战任务,建立新知识落地的应用场景;导入管理工具,提供新知识落地的最优思考框架。这是刻意训练中特别强调的明确训练目标的环节。


 展开部分就是管理工具应用工作流的展开,每个促动活动都会按照界定子任务、子工具导入、应用促动活动、成果发表反馈四个流程进行循环,每个流程的成果都是学员技能舒适区的突破,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管理工具的应用,在工作坊敏捷落地了。收场时,对多个促动活动研讨的成果进行整合,即形成即战任务的完整解决方案成果,制定成果课后的应用计划,并通过愿景激励进行情绪激发,激励学员突破技能舒适区,确保应用计划的落地实施。

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