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大客户流失的“隐秘角落”

——产业园招商团队的一次“极限挽回”

 

  老李,甭提了,3200万单子刚飞了……”

  凌晨零点十五,我在虹桥机场刚落地,老周的电话就追过来。这位昔日的战友,全国知名产业园运营集团最“狼性”的华东招商总,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一、把“丢单”写成“故事”——先让情绪有出口

第二天一早,苏州阳澄湖总部。

会议室墙上贴着一张6米长的“客户跟进一览表”:红色是已签,绿色是意向,黑色打叉的,是半年内突然蒸发的7家龙头。叉最密的地方,是上市公司“XX新能源”——2栋独栋、年产值20亿、税收1亿,原本定在下周签约,结果客户毫无征兆的转身去了隔壁园区考察。


我让助教在“客户跟进一览表”下面贴上白纸,请销售团队的8个人过来,对照着客户列表标注出表情包贴纸:

哭脸=一想到就失眠;

骷髅=连带丢了内部资源;

炸弹=客户反水时最扎心的一句话。


十分钟后,地图背面像万圣节现场。招商总监小赵画了三颗炸弹,旁边写了一行小字:“XX新能源VP拍着我肩膀说——‘园区挺好,只是以后怕有事找不到你们。’”
会议室安静的只能偶尔听见马克笔笔盖掉地的声音。

 

二、把“故事”拆成“零件”——一次三维解剖

情绪落地,理性要起飞了!


第一套工具——《流失根因诊断树》,但给它换了“马甲”:A4纸横铺,便利贴替代PPT,让“树根”朝右生长,方便销售边贴边讲。


三层维度、18个节点,全部翻译成招商口语:

客户价值感知=“客户图啥”;

合作关系=“客户信不信我”;

外部环境=“有哪些政策和消息影响了老板”。


半小时后,墙面冒出三棵“歪脖子树”——XX新能源那棵几乎被“客户价值”压弯:

  • 政策补贴“匹配度不高”,客户算完ROI只有3.7%,比竞品低1.5个点;

  • 地铁口距园区1.2公里,政府承诺的接驳巴士“远水解不了近渴”;

  • 竞品给出“先租后售+五年回购”柔性条款,我们却把标准合同拍桌上,一步不让。

有一个销售经理一边贴便利贴一边自嘲:“原来我们是竞品最好的助攻。”

 

三、集体进入“决策模拟舱”——让决策有痛感

下午,团队被塞进“决策模拟舱”。


场景:明天上午9:30,XX新能源选址决策团队给最后一次陈述机会,15分钟,对手园区同时到场。


资源上限:可接受“先租后售+政府补贴兜底”,但账期最多让6个月;红线:集团批复的9%折扣不能破。


30分钟封闭讨论,我掐表,会议室循环播放模仿竞品路演背景音,那种场合下,连我这个引导师,被环境刺激的,心跳瞬间120。


三组方案PK,最后胜出的是B组——

他们用“反向对赌”代替直接降价:

若24个月内园区税收未达2亿,按差额1:1补贴客户装修款;若提前达成,客户再介绍2家上下游企业。


把风险切成两段,一段自己背,一段和客户捆在一起。


我在白板写下两句话:

“好的谈判,不是让步,是重新分配风险。”

销售们当场拍照设成群头像。

 

四、把“舱门”开到真实战场——共创一次“回马枪”

夜里8:45,方案共创坊。

规则:

  1. 每人写一条“明天就能动”的可控动作;

  2. 必须署名,贴在“影响圈”;

  3. HR现场当“拍卖官”,把剩余预算380万拆成20块“筹码”,1分钟举牌认领。


最意外的是财务总监老徐,他认领了“政府补贴测算模型”——

“我负责把17条政策拆成EXCEL模板,客户输入面积、产值,补贴秒出,误差<5%。”

凌晨0:07,墙面出现一张“72小时作战图”:

  • 0-24h:政策补贴测算模板+对赌协议模板;

  • 24-48h:地铁接驳巴士协调资源临时试运行;

  • 48-72h:董事长亲赴客户总部,带“风险对赌+政策兜底”双保险。

空气里的“杀气”明显回升。

 

五、把“战果”写进KPI——让复盘长牙齿

三天后,客户董事长听完15分钟陈述,只问一句:

“若24个月税收目标提前达成,你们要不要分我的钱?”


老周笑着把协议推回去:“不要一分钱,只要您再介绍两家伙伴。”

对方当场笑出声:“成交!”


3400万意向金次日到账,比最初合同还多200万。


我把全过程写成6页复盘报告,首页只有三行字:

丢单原因:政策ROI算不清、风险全由客户背、1.2公里的信任缺口。

赢单关键:把ROI算清楚、把风险切成两段且共担、把努力和信任铺到地铁门口。

组织资产:财务模型、对赌模板、接驳巴士试运营SOP,全部沉淀知识库。


HR把报告拆成14条行为指标,写进Q3绩效:

“政策补贴测算模板使用率≥80%”“对赌协议覆盖率≥50%”——

复盘,从此长出牙齿。

 

六、把“烟火气”留给读者——让故事继续

两个月后,XX新能源首批设备进场。

老周发来一段视频:卡车挂红绸缓缓驶入,背景是客户VP的笑声——

早这么干,我们折腾三个月干嘛?

我把视频保存,设为下一期公开课彩蛋。

课堂上,我告诉学员:

“大客户流失就像黑暗里的楼梯,踩空的人只看到最后一节台阶;

复盘,是有人拧亮一盏灯,照出所有隐秘角落。

灯亮了,楼梯还在,故事就能继续。”

如果你也站在“作战图”前夜不能寐,不妨试一试:

先让情绪有出口,再让工具有抓手,最后让战果长牙齿。

毕竟,复盘不是追责,是给旧故事写一个更好的结局。